您的位置: 主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资讯

小儿推拿15种常见的儿科按摩手法

发布时间:2022-06-15

  小儿推拿15种常见的儿科按摩手法

  1、脾经 位于拇指桡侧边缘或拇指远端的肋骨表面。从指尖到脚跟沿拇指桡侧缘推,称为健脾经;从脚跟直接推到指尖的是清脾,称为清脾经;来背部,为平补平泻。也有那些旋转和推动肋骨表面的最后一段拇指的补充。补脾经、清脾经合称推脾经。补脾经能健脾健胃,益气补血,清脾经能清热除湿,化痰止吐。

  2、肝经 位于食指远端肋骨表面。转推为补肝经络;从指根到指尖的推挤称为清肝经,反之亦然。补肝经和清肝经合称推肝经。清肝经可以平肝、降火、熄风、镇静恐慌,解郁排忧解难。

  3、心经 位于中指最后一节肋骨表面。从指根到指尖的推法叫清心经,否则叫补心经。《不心经》和《清心经》合称《退心经》。退心净对高热神昏、烦躁易怒、夜啼、口舌酸痛、小便短红等有疗效。

  4、肺经 位于无名指最后一段肋骨。从指根到指尖的推挤称为清肺经,反之亦然。补肺经和清肺经合称推肺经。补肺经补肺气,清肺经通肺清热。

  5、肾经 位于小指远节指骨肋面。从指根到指尖的推法称为清肾经,反之称为补肾经。补肾经和清肾经合称推肾经。补肾经具有补肾健脑、温补下元的作用。清肾经能清热利湿。

  6、康宫 从眉心到眉顶形成一条水平线。两个大拇指从眉心推至两侧眉尖,称为推干宫,又称裂头阴阳。吐蕃宫通风舒表,醒脑明目,止头痛[7]赞竹(天门) 两眉中点至前发际成直线。两个大拇指交替地从下往上直推,称为推积竹,也称为开天门。打开天门,可以疏通风,舒缓外感,开窍醒脑,平和安神,适用于内外伤。

  8、太阳 眉尖至眼角的中点,向后约1英寸。它能清热、明目、止头痛。

  9、四个白色 当眼睛直视对方时,瞳孔直接位于中心下方,靠近鼻翼,可以使眼睛明亮。

  10、听觉宫 在头部一侧的耳屏前面,耳珠与切迹凹陷平行,可提高听力。

  11、下关 位于面耳前方,位于颧弓和下颌切迹形成的凹陷处。耳前横指,颧弓凹陷,张口时鼓起,闭口时取穴。

  12、颊侧 约一横指位于下颌角前方,位于咬肌。

  13、脐上中湾 4英寸,位于剑突和脐之间连线的中点。用指尖或掌根按压揉捏,称为揉中丸;用手掌或四个手指搓,称为磨中丸。揉搓中丸能健脾健胃,消食消中,对腹胀、腹痛、腹泻、呕吐、食欲不振等有疗效。

  14、尾椎骨末端龟尾 。用拇指或中指揉捏龟尾。揉捏龟尾可以调节经络和督脉气,调节大肠。此穴性质平和,可止泻排便。

  15、足三里 3英寸位于外侧膝盖前部,大约在股骨外侧的一个横指处。用拇指按压并揉捏,然后说要揉捏三英里。按摩足三里能健脾健胃、调中理气。主要用于治疗消化道疾病。用于儿童保健,配合腹部按摩和脊椎按摩